編者按:配合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專項宣傳活動,深交所繼續推出“違規信披”系列案例,希望幫助廣大投資者了解形形色色的違法違規案例,促進市場各方增強守法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
上市公司公告是投資者了解公司業務經營情況和行業發展趨勢的重要途徑,也是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信息时时彩票。然而,一些上市公司出于拉擡股價的需要,可能會在公告中耍些小花招,意圖改變投資者對公司當前業績和未來發展的預期。其中,“蹭熱點”便是一些上市公司常用的手段。
A公司主業是爲商業銀行提供IT開發外包服務,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A公司就通過持續發布公告表示公司開始涉足互聯網金融領域,先後披露設立和參與設立了從事征信業務、數據業務、互聯網金融業務、小貸雲服務業務和普惠金融業務的子公司,以及與其他機構合資入股商業銀行等“大動作”。
A公司的布局可謂全面,基本涵蓋了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業務範疇,頗有成爲下一代BAT的架勢。同時A公司也頻頻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向其傳遞公司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經營構想,部分機構投資者也聞風起舞通過發表研究報告等方式吹捧A公司。A公司就這樣蹭上了互聯網金融的熱點,一時間成爲了資本市場上的香饽饽,股價扶搖直上,漲幅達十幾倍。
小明和同事小剛也關注到了A公司走勢強勁的股價,考慮下手投資。小明閱讀A公司公告後發現,A公司的投資貌似雷聲大雨點小,很少披露具體業務經營的進展,小明開始對A公司起了疑心,隨後通過分析了A公司披露的定期報告,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仅为百余万元,收入占比不足1%。小明經過慎重考慮,認爲A公司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可能是虛有其表,因此放棄購買A公司股票。小剛則笑話小明的分析,小剛說連機構都搶著買A公司的股票,你能比機構還厲害,小剛堅定地在高位大量買入A公司的股票,買入後的幾個漲停甚至讓他還樂觀地給自己的投資加上了杠杆。
故事的發展總是充滿戲劇性,A公司因爲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調查發現A公司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信息不符合現實狀況,缺乏未來實現的基礎,部分業務因爲政策原因無法繼續經營;A公司在公告中選擇性披露利好信息,規避不利信息,未披露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存在的風險以及進展情況。最終,A公司因爲信息披露存在誤導性陳述收到了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交易所也對其進行了公開譴責。而A公司的股價早已應聲下跌,包括小剛在內的很多投資者都遭受了大額的虧損。但慶幸的是,部分符合條件的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向法院起訴A公司及其主要責任人來挽回部分損失。
故事的最后,我们不禁为小明的机智点赞,也不免为小刚的遭遇唏嘘。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面对市场炒作热点题材的情况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能仅简单根据公司臨時公告和分析师报告就形成投资决策,必须要回归公司的基本面,尤其是通过认真阅读年报等定期報告来分析公司实际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切勿盲目跟风。另外,还需要提醒的是,对于新行业、新业务,公司经营往往受到行业政策和监管规定的影响,投资者也需要密切关注。
?